中俄农业合作论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莫斯科大使馆举行。来自两国相关国家和地区部门、行业协会和农业企业的 200 多名代表参加了论坛。捷尔扎文斯基大学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亚历山大-古谢夫(Alexander Gusev)出席了会议。
会议议程上有两个议题,第一个是农业领域的合作。俄罗斯正在积极推进农业部门的集约化发展,加强国家作为全球粮食安全保障者的地位。如今,俄罗斯向 160 多个国家供应粮食,在小麦、豌豆、大麦、亚麻籽油、冷冻鱼类方面居世界领先地位,在葵花籽油和其他一些产品方面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不仅对俄罗斯农产品感兴趣,也对其加工感兴趣,并愿意提供设备和技术。
与会者交流经验和想法的第二个话题是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前景。双方各组织的代表提出了跨国支付的问题,谈到了新的贸易平台、物流和科学伙伴关系。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张九梅说:"今天,我们面临着可以共同解决的挑战,以确保双边粮食安全。- 这些挑战包括兽医和植物控制、作物育种、品种和杂交种的审定和登记、作物种子生产和贸易。
在论坛上,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亚历山大-古谢夫(Alexander Gusev)就与俄罗斯和中国组织开展合作的可能性举行了会谈。
- 科学工作副校长德尔扎维说:“我们与青岛耶比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代表讨论了生物技术合作的前景,与俄罗斯‘Losen Technologiya’有限责任公司的同事讨论了在农业生产中减少浪费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可持续生产方法领域的合作,与中俄地区发展投资基金讨论了在坦波夫州农业和食品基础设施的知识密集型领域进行投资的条件和机会”。- 因此,该大学与包括中国公司在内的农业技术和生物技术产业代表之间的真正科技合作迈出了明显的一步。这与大学与友好国家代表合作的总方针是一致的。